互联网上有一个很经典的问题:如果有一个性转版的你,那么你会喜欢上 ta 吗?
很久之前,我曾以为我大概会一见钟情,然后不顾一切地要和 ta 在一起。
为什么呢?因为孤单。从小就不善交际的我,难以去主动维持什么人际交往,也就很难找到什么人可以袒露我心底那些千奇百怪的想法——可能是今天一天的收获和感想,也可能是刹那的喜悦和忧伤,又或者是百无聊赖之时的胡思乱想,还有心底那些或许荒诞或许天真或许丑恶的想法。倘若我能够遇见一个爱好、性格、观念都与我完全相同的人,我可以将这些想法一一倾诉给他听,而不必担心收到嘲笑和批判,就算 ta 觉得我说得不对也不会在言语上攻击我。我想,我很难不被 ta 吸引吧。
然而慢慢地,我发现了很多问题。
我看了很多小说,还有零星的番剧。我是坚定的人物控,我很容易被某个人物所吸引。故事的情节曲折性虽然也有意思,但是除非是掺杂着大量的悬疑元素可以足够吊起我的好奇心,否则在我看来,我会更期冀作者对某个人物的塑造,期待某个人物到底是什么特点、什么目的。
总之,倘若一个故事出现了某个人物,(尤其是小说这种文字载体)我会在脑海中构造出一个简单的印象。这个印象往往和性格、气质、过往有关(你说颜值?废话,咱就说二次元有颜值低的吗)。这个形象的构建因素其实很复杂,我自己都未必能理解,感觉与出场时的形象、语言、行为,甚至于作者营造的氛围关系都很大,而之后的故事发展也可能会改变这个形象,但是机会并不多。这个简单的印象会极大地决定我对 ta 的好感。
然后我发现,很多在外倾特征与我很相似的角色,往往并不能让我太喜欢,甚至会带有轻微的负面情绪。(然而自然不会太讨厌,能让我讨厌的角色大概有着严重的性格矛盾或者观念矛盾,与我相似的角色至少不可能在这两点上与我矛盾太大)随着故事的展开,这类角色很多最终都会让我理解他们。然而在现实中,我们很难有着故事中的上帝视角,倘若我真的遇到了 ta,那么会不会,我还没有真正看清 ta,我们就已经擦肩而过?
为什么会这样呢?
我自认为是一个内心的情感极其丰富的人,现实中或者是想象中的事情都会让我产生激剧的情绪波动——我不知道该如何形容,它不是简单的喜悦或者悲伤,而是类似于下面这些内心独白:
- ta 怎么这样回复我啊,又被骂了,我是不是又哪里说错了。
- 唉,ta 经历了这些事情,心里肯定很不好受吧。
- 把这份报告提交上去,一定能被表扬吧/一定能拿一个高分吧。
- 哼哼,我反思了一下,我觉得这不是我的问题。
- 明明说好要给我这么多劳务费,为什么又说只能给我一半都不到啊,我好后悔接了这个活啊,我恨你我讨厌你……
- 如果这个做不好,肯定会被别人看不起的吧,尤其是 xxx,我一定要让他(们)知道我其实很厉害……但是我真的做不好啊呜呜呜。
- ta 真好啊,这一下子教了我这么多事情,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人啊。
你看,情感很丰富吧。
然而问题在于,我是个什么都学不会的废物——我既不会处理关系,也不会表达情感。当 QQ 的对面向我分享前两天遇到的糟糕的事情,我却只能尴尬地回复一张表情;看着熟悉的人遭遇到困难而我完全无能为力之时,便只能在一旁一言不发、不知所措,安慰的话语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;当我想要挽回些什么,吐出口的偏偏又是一句负气之言……
归根到底,我是一个无能的人。无能让我什么都做不到,也让我什么都表达不出来。我无法将心底那些亲近或是厌恶、感动或是委屈,在日常的交流之中表现。或许我能够在安静的地方写下这些想法,却永远无法把这些说给真正该听见的人。情感表达的缺失总是让一切都流向了不可知。没有人知道我是否在意 ta,所以大概也没有人在意我。在大部分的人的眼中,哪怕只是人生的一小段时间,我也只会是其中来往的形形色色的人中或轻或重的一个,但是终归只是行人,不值得托付什么精力或情感。应该没有人会在一段看上去注定难以发展的关系上浪费时间,我也不会。
所以你看,倘若我遇见了「我」,我不得不悲观地认为,要么我们会轻轻地走过对方而毫无察觉,要么,我们会在一次又一次误会之后而最终形同陌路——冷漠、自私、浅薄,甚至是邪恶,这些都是我曾经给我自己贴上过的标签,我又怎么能不担心,我会不会把它们再一次贴上「我」呢?